为加强学校对校内外人员、车辆进出校园和校内楼宇的安全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多部门联合以“统一规划、集中建设、资源共享、严格授权、分级管理”为原则,基于校园多场景物联感知覆盖,建设了一套覆盖一校两地三区校门、楼宇、宿舍、食堂、场馆等场所的进出综合管控平台。该平台实现了校内外人员和车辆统一管控、统一授权、统一运维、统一追溯,实现了人员进出校园人脸识别、测温等一体化管理服务,以及各类人员及车辆精准管控和通行轨迹追溯。
建设内容
校园进出综合管控平台以校园场景物联为基础,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为手段,聚焦校园特色场景应用(校门、宿舍、图书馆、食堂等),汇聚校园多个业务系统应用数据,为广大师生提供更精细、更便捷的校园安全服务。该平台包括访客综合管理模块、物联网接入模块、泛管控系统对接模块、预警通知模块、统一运维模块等。各模块具体内容见表1。
表1校园进出综合管控平台各模块具体内容
平台与学校信息化多个系统进行对接,包括网上办事大厅、进出校园请销假等17个办事流程;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微信、App移动服务平台;公共数据库数据共享、人脸识别平台、统一岗位角色管理平台;大数据平台等系统。综合管控项目新建学校14个校门人脸识别测温通道机(52闸机42通道)、接入离线的人脸测温摄像机和人脸识别通道等脱网设备。
数据采集每日有效数据50余万条,管控感知设备1.6万余台,包括一卡通设备3000余台、人脸识别通道机400余台、门禁160余台、车辆识别设备4组、手持核验机50余台、区域场所码10余个、无线AP点位1.2万余台等。
建设成效
通过校园进出综合管控平台建设,大连理工大学实现了常态化条件下和特殊时期校园管理既定目标,以及学校“两地三校区”校园精细化闭环管控的统一要求。校园通行精细化管控如图1所示。
图1校园通行精细化管控
实现多维度校园防控数据看板
校园进出综合管控平台汇聚消费、门禁、通道、访客、车辆、无线网、查验等数据,呈现多维度数据看板(如图2所示);实现个人、关联人员、关联地点等通行记录轨迹追溯筛查;实现学生疑似未归寝人员查询、疑似未归校查询、疑似体温过高等预警。
图2校园防控数据看板
实现校园网格化区域管控体系设计
平台可规划校区一级区域,生活区、教学区、校门等二级区域,楼栋三级区域等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多种方式的区域地点签到,实现手持机刷校园卡和身份证、地点码扫一扫、刷脸认证比对等多种方式的校园查验认证服务。管理员可以实时查看流水记录情况。
实现校内外人员车辆管控联动
访客和师生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可自主申请入校,审批后入校时通过车辆识别、校门人脸识别测温通道机、门岗手持机等,进行入校人员身份核验,实现人员出入校权限面向管控设备的下发联动和查验测温的一体化管理服务。
技术特色
1.人员管控精细化
平台针对学生、老师、外来人员等群体,采用不同的处理流程与使用提示,对进出校园的各类人员进行分类精细化管理。对学生和老师实行常态化管控,保障校园秩序正常运行;对外来人员实行重点管控,预防突发事件发生,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
2.身份辨识智能化
平台采用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和算法辨识人员身份,脱离人工处理,更加精确便捷。人脸识别技术基于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智能设备配置专业的图像处理芯片,可以同时采集、比对多个人脸,实现人脸图片的并发分析,提高身份识别的效率与准确度。
3.活动轨迹可视化
平台利用已有的人脸数据,自动检索出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相似人脸信息进行比对,并结合校园电子地图分析出目标人员在校内的活动轨迹,将复杂的流动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为管理人员排查节省大量时间。
4.校园管理网格化
平台将人脸识别技术与校园日常管理手段相融合,在特殊时期以网格场景为单元,实时获取师生校园活动信息,辅助学校管理部门快速直观地了解校园内实时动向,有效减少人工管理压力,优化校园内部管理流程。
5.数据整合效能化
将校园进出中产生的庞大人员、车辆通行数据进行汇聚分析,实现人员管控和车辆进出业务的一体化升级。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学校各类数据进行高效采集和深度挖掘,实现校园业务的全面可视化、人员管理的便捷智能化和学校决策的精确科学化。
校园进出综合管控工作是平安校园及智慧校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常态化及特殊时期管理的重点,也是一项长周期建设不断优化的系统工程。
下一步,学校计划探索校园人员的健康信息能够得到社会数据的对接支撑,实现实时获取人员身份信息、场所码等,一次完成校园认证与进出核验;
持续以物联网感知为基础,搭建无感知人脸识别抓拍机在校园的布建体系,以“卡住口、补全点、罩住面”的三大理念,卡住校园活动轨迹的关键点,补全校园重点路口路段,覆盖校园大场景区域;
以“物联感知数据+AI”为核心,以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人脸数据精准提取,通过多维数据的加持,实现校园通行体系全场景的数据采集、监测预警、信息分析和调度控制的立体管控,辅助校园精准决策。
作者:马吉祥、翟鸣宇、田丽、刘春瑞(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化中心)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