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 正文

高校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实践

2023-09-07 11:07 臧玑珣、张锦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将引发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信息化建设是高等院校的基础支撑,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本保障,是推动高校改革发展和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目前,世界上大部分一流高校都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并进行统筹规划。

01

信息化进入

“十四五”建设阶段

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要求以高校管理和服务两大维度为基本抓手,以数据驱动为根本动力,以系统整合、协同管理、数据治理、管理服务作为关键切入点,强调专业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和监督评估机制,明确“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教育管理由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教育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进入信息化“十四五”建设时期,高校信息化逐步由信息化平台搭建转变为信息化服务治理,更为多元、全面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西安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西外”)以信息化为推手,积极推动行政、教学、科研等管理业务变革,提质增效,也在近几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工作要求下,利用“一网通办”平台快速部署各类疫情微服务,为应用赋能,实现快而准、稳而全的审批场景。同时,业务部门对信息化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强,很多常规性、周期性的业务已经由平台进行技术和运行支持。

02

三个建设目标

西外紧紧围绕国家数字化战略总目标,按照“以用促建、共建共享”的原则,打造健壮稳定、集约高效、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开放兼容的“一网通办”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支撑学校数字化转型建设。

通过“一网通办”平台的搭建,完成学校信息化业务生态的优化重构,提供给用户集约式的网上服务,集业务办理、数据展示、交互咨询、效能监督为一体的西外统一信息化生态体系。在此过程中,借助平台的建设实施,同步完成了线上信息化服务的各类标准和技术支撑框架。

梳理信息化质量报告

一方面,协助学校完成对各部门、各学院以及校级公共平台建设的现状梳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归属类别(服务平台、管理平台、工具平台);服务用户(教师、学生、职工、领导);承建厂商;数据情况;能否开放等信息。

另一方面,完成学校各部门服务事项的梳理工作,并建设“一网通办”服务门户事项管理系统来对梳理的服务事项录入归档,形成西外事项清单。根据事项的所属办理部门、基本信息、办理流程、优化需求对事项进行标签管理,让学校各级部门知事、明事、办事。

建设业务支撑中台

图片

融合认证、消息、支付、接口、工具等基础架构能力,建立提供认证服务、业务服务、流程服务、界面配置、消息服务、原生能力调用等能力的统一门户服务支撑中台,形成面向全校PC或移动应用服务(包含第三方)的统一支撑。

应用融合统一管理

通过“一网通办”服务门户的建设,对校内服务进行融合接入、标准化改造、集中管理等操作,最终实现“六统一”的规范化建设:统一入口、统一UI、统一架构、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发布。

针对校园不同服务维度和场景,集成、开发各类移动服务,如学习服务、生活服务、教学服务、财资服务、校医服务、校园活动、保障报修、招生宣传、就业信息、校友服务等,最终形成全面覆盖学习、生活、工作、管理、信息、社交等维度的综合服务能力。

03

“一网通办”

服务平台整体架构

“一网通办”服务平台依托西外已有的公共服务平台、业务管理系统、全域数据中心等建设基础对学校业务服务和管理进行改革创新,形成学校“厚中台、富生态”的全新业务服务模式。核心以基础支撑平台完善、公共服务统一入口两部分建设为主,展开现状梳理、工具建设、门户建设等工作,整合校园服务、业务、数据,进行融合创新,提供更加灵活、更具个性的服务。

图片

图1西外智慧校园服务体系

如图1所示,西外“一网通办”服务平台遵循“一服务、一管理、四中心”框架。其中,“一服务”指面向师生的分布式服务门户建设,“一管理”指面向部门的聚合型统一任务工作台建设,“四中心”指表单中心、可视化中心、用户中心和消息中心。框架中各项具体功能如下:

1.分布式服务门户:提供应用托管和微服务管理的云原生平台,提供应用开发、部署、监控、运维等全栈式解决方案,同时支持Spring Cloud和Apache Dubbo等微服务运行环境。

2.聚合型任务工作台:为二级单位管理提供统一待办服务,可将应用中的待办消息推送至“一网通办”门户,进行一网通审。支持集成平台、第三方系统待办、已办信息。

3.表单中心:提供基于BPMN 2.0国际标准,可以解决更为复杂问题的流程审批工具,通过梳理业务流程、整合第三方应用服务、完善表单建设和规范审批管理等手段,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搭建快速、简单、高效的“一体化”智能流程服务和协同办公管理。

4.报表中心:提供开箱即用的低代码报表工具,提供数据上报,流程审批,权限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可以灵活应对运营、人资、财务、合同等多变的业务需求,让流程业务转化为有价值的数据,支撑大量临时性管理报表需求场景。

5.用户中心:提供学生、教师、管理者等用户身份、权限统一管理服务,包括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授权、统一电子签章、统一证照等组件服务。

6.消息中心:提供通过工作通知推送消息的升级功能,在提供更加简化和规范体验的消息模板开发配置能力的同时,也能对用户侧提供更加安全和可管可控的消息通知能力。

04

建设成效

构建一体化智能应用集成体系

一方面,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网上服务门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各个应用系统的不同功能有效地组织起来,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功能入口,并利用相关的门户技术,整合学校的后台业务系统,减少信息孤岛的存在并降低重复投资,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

另一方面,网上服务门户将本需占用多个硬件平台的应用集成到较少的硬件平台,节省了学校在硬件上的投资。同时,学校通常都有很多现存系统,涉及的资源包括应用、数据库、文档等,这些资源往往按条块分割,因而维护成本昂贵,综合信息门户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整个系统的维护成本。

完成一网通师生服务统一门户

图片

搭建校园网上服务门户,整合校园所有业务,按照网上服务模式流程重构,建立“融合式”网上虚拟大厅,实现服务过程数据共享,服务一网通办。

“一网通办”服务门户平台的建设采用开放式框架,一方面建设平台通用的各类便利服务,一方面通过合理板块划分,集成学校“查、看、办、问、管”等各个维度的服务于一体,在充分利旧建设的同时,也能保证平台的开放性和嵌入型。

作为之后西外信息化服务总入口,承载学校服务一网通办、一网通答、一网通看、一网通管,也随之完成信息化建设的一网通建,形成良性循环。

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无缝接入和集成,提供一个支持信息访问、传递、以及协作的集成化环境,全面整合学校各院系、部处的基本信息与资源信息,为广大教职工、学生、管理者、校友、服务组织等提供信息服务内容。

同时,根据每个用户不同的角色,为特定用户量身定制访问关键业务信息的安全通道和个性化应用界面,使师生员工可以浏览到相互关联的数据,进行相关的事务处理。

“一网通办”服务门户是建立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门户支撑平台和各类应用系统之上的一个综合性的、以服务为目的的系统。

建设西外一网通答智能客服

西外打造校园咨询、投诉、建议等服务总站;建立校园常见问题知识库,事前主动查询,事中随时咨询;开通校园投诉建议通道,快速收集有效建议,提升校园服务质量。

整体功能包含:咨询管理、投诉建议管理、任务督办、知识库等。对师生办事服务提供咨询、投诉建议、实时沟通、过程监督等服务,快速收集有效建议,提升服务质量。图2为西外一网通答智能客服示意。

图片

图2西外一网通答智能客服示意

完成校内通知资讯一网全览

通过聚合整个校内外的信息资源,将接入聚合的资讯内容以校园新闻、通知公告、信息公开、部门动态、新媒体消息、我的订阅等分类进行展示,并且各类资讯内容附带内容类型、来源、更新时间等维度标签,为学校师生提供真实、可靠、及时、动态的教育信息资讯。

促进管理部门管服效率双提升

一方面,完成面向师生的统一消息中心。提供基于角色的内容消息推送功能,向不同用户提供符合各自工作要求和个人习惯的个性化消息通知,包括任务通知、活动通知、获奖通知、信息公示通知等。消息中心不仅提供所有网上服务的消息提醒,并且可以将这些消息进行接收设置,做到千人千面。

另一方面,完成面向管理的统一任务中心。任务中心是为服务门户中所有管理者和业务审批人员提供的事项处理平台。审批人员可以在工作台完成本平台和跨平台的相关事项处理操作,对于审批类事项可以同步完成签章类审批操作。

05

总结与思考

作为“十四五”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师生服务平台建设至关重要,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师生的真实诉求,又要通过管理协调满足部门所需。因此,需要通过对建设实施重点、堵点进行分析,利用技术手段快速响应和解决。这对学校建设团队的专业性、业务性,承建厂商的抽象能力、技术底座有较高要求。具体总结为以下三点:

坚持数据驱动,应用导向。将数据作为发展的新动能,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战略性作用,通过应用促进数据有序流动,在应用中不断提升数据质量、发挥数据价值。

坚持集约建设,整合共享。推动各级部门业务管理系统建设中“管服分离”和对外服务的“一网通办”,以集约建设降低开发运行成本、提升管理效能、优化服务体验。

坚持标准规范,开放兼容。坚持标准引领,以标准化促进平台资源深度融合、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强化平台开放性和兼容性,形成多方参与、共优共创的生态体系。

图片

最终形成西外“一网通办”服务信息化生态:

一是完成从“繁杂不清”到“标准规范”的转变。对校内各单位业务系统及相关业务进行充分调研,重新梳理和规划,以服务化和开放性的视角重新定义校内业务网上办理的流程标准、表单标准、权限标准等等,使之具有可扩展性和可持续性,解决多部门、多业务系统、多类型、跨时间建设的业务不规范、数据不统一等问题。

二是完成从“找部门”到“网上办”的转变。通过将校园的业务进行梳理重构,以信息化手段减少不必要的办理环节,形成校园事务“场景式”网上服务。以用户为出发点打造“主动服务”模式,办事不用东奔西跑找部门、到处问,而是通过数据的整合,应用的整合、流程的重构、权限的细分主动提供服务“网上办”。同时基于移动服务端,不仅网上能办,还能通过手机随时随处办,校园服务24小时不打烊。

三是完成从“系统逻辑”到“即时响应”的转变。通过零代码开发的平台工具,解决从表单绘制、流程配置、权限划分、报表统计全维度的无压力开发,让非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求快速组建相关服务。让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精准、更高效。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2023年7月刊

上一条:面向未来高校信息化的探索之路

下一条:高校网络安全队伍建设与探索

Copyright 2005-2020 天水师范学院-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中心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南路

甘公网安备:62050202000257号 陇ICP备15003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