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 正文

案例分享丨5G赋能智慧校园实践

2024-08-26 16:20 朱晓瑛、乔秀全、胡燕、李永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的逐步应用,教育逐步从传统教育向智慧教育变革,开启了教育信息化新时代。5G通过提供人人通信、人机通信和机器之间通信的多种方式,支持移动因特网和物联网的多种应用场景。同时,5G网络通过提供多样化业务需求和业务特征的能力,适应不同教育应用场景的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北邮”)通过校企合作,打造5G+智慧教学和科研应用示范项目。以5G新技术为抓手,通过建立数据标准体系,深化数据应用,实现统一资源、统一数据、统一流程、统一服务、统一门户“五统一”的目标,同步建成一体化运维服务保障体系,为学生、教师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教育与无线通信跨界融合的趋势从教育信息化行业政策、教育信息化需求、教育终端通信能力、无线技术等方面看也初步成熟。

北邮5G专网建设情况

北邮通过部署下沉式MEC(移动边缘计算),建设完成共享、独享两套5G专网。学校打造5G切片+MEC模式,提供满足5G教学的数据传输、大带宽、低时延的网络环境。同时与云数据中心打通,结合切片能力,实现学校师生使用5G手机、5G-CPE或其他5G设备终端(无需通过VPN拨号)随时随地访问校园网内教学、科研及办公等信息化资源,并且可无感切换互联网访问,数据可靠传输、业务安全隔离、设备可管可控,实现内部应用数据高效传输、处理及高服务质量保障。图1为北邮校园5G专网结构,左边部分为人网接入模式,右边部分为物网接入模式。

图1 北邮校园5G专网结构

5G物网建设

为满足学校教学类设备(VR终端、AR终端等)和智慧校园中物联网类设备(巡检机器人、传感器、摄像头等)的接入需求,北邮面向教学设备,通过专享UPF+下沉MEC支持教育物联网设备业务,并提供端到端安全保障,确保数据不出校园内网。在校园机房建设专用的MEC(含UPF),校园物联网终端注册专用DNN,由SMF根据专用DNN为物联网终端选择校园专用UPF提供服务,实现物联网终端数据的本地分流,业务数据可直接送至MEC平台或校园内网。图2为北邮5G物网建设结构。

图2 北邮5G物网建设结构

5G人网建设

面向师生用户,依托UPF智能分流技术,实现在校师生不换卡不换号随时随地访问校园内网,提供公/专网无感切换的优质体验。北邮5G校园专网方案基于运营商人联网进行搭建,校园师生的手机卡完成专网注册认证后,可以通过运营商共享UPF为校园专网用户提供校园内网访问服务,实现基于城市范围的对校园内网的访问。共享UPF作为ULCL-UPF(兼做辅锚点)负责校园专网用户的数据分流。图3为北邮5G人网建设结构。

图3 北邮5G人网建设结构

北邮在打通校园网与运营商的“人联网”,实现认证模式的创新方面做出了探索尝试。北邮制定了统一标准接口,三家运营商按照统一标准接入校园网,实现5G用户二次鉴权实名制访问内网资源,实现基于5G用户群组访问内网的访问控制,并且实现对5G用户的审计、行为分析和管控。认证方式灵活,更加安全可控。

北邮联合教育部认证联盟和通信运营商,开发了基于学校企业微信H5访问的5G校园专网开卡、认证及学工号绑定的服务。如图4所示,校内师生可以登录学校企业微信的5G业务办理页面,选择需要办理业务的运营商链接跳转到业务办理页面,业务办理页面通过教育部认证平台对师生的身份进行认证。认证完成后,进入运营商页面进行业务办理。办理完成后,跳转回企业微信的校园网自服务页面,师生将自己开通的套餐和学工号进行绑定。5G手机号与学工号绑定的数据将会同步到校园网5G AAA网关,用于5G人网卡接入校园网时的身份认证,从而实现学校师生在校外访问校内资源。

图4 北邮5G专网用户开卡绑定流程

基于5G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

如图5所示,北邮5G智慧教育体系架构最下面一层是终端层,校外用户通过物联网卡、人联网卡或CPE设备,接入5G校园专网。校内用户或者校外VPN用户通过WiFi或有线网接入校园网,校园网和5G校园专网是打通状态。第三层是云存储层,5G校园专网直连边缘云MEC,校园网用户可以访问教学云、科研云和管理云。第四层为校内应用系统,学校基于这些应用系统,支撑学校决策,为师生、家长和公众提供服务。在整个框架中,有智慧校园安全体系和运维体系保驾护航。

图5 北邮5G智慧教育体系架构

5G全息教室

北邮作为北京地区首个实现5G信号全覆盖的学校,5G全息远程互动智慧教室在两校区均已完成常态化部署。北邮西土城校区、沙河校区相距近30公里,优质课程资源无法共享。全息教学进行虚拟场景与真实场景的叠加,可以实现远程讲师和全息现场的实时互动,开启两校区学生同上一门课的全新授课模式。5G全息远程直播互动为跨校区授课、讲座、会议等提供了无限可能。全息直播套件是全息互动的核心软件平台,里面包括导播、主备流切换、画面叠加等功能,能够满足远程教师与现场学生互动教学展示的需求。

“5G+全息远程互动”智慧教室将教师的全息影像和声音以低时延、高清晰度实时传送到远端课堂,实现了优质课堂资源的远程共享。全息影像的视觉呈现彰显了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颠覆性地改变了传统的课堂体验,将小教室变身为跨越时空的“全息智慧大课堂”。

北邮借助5G网络的大带宽、广连接等特点,搭载蓝箱虚拟演播技术,打造了“5G虚拟直播课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虚拟三维场景和教师影像进行合成,以信息化、智能化模式进行立体展示,学生可以多终端观看,实现了泛在化学习,强化了教育教学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5G智慧体育测评

北邮通过5G+AI赋能体育锻炼和体育考试,建设包括为学生日常体质测试提供基础服务的“体测设备硬件”、为体质测试提供AI人工智能应用支撑的“AI算法”,实现了从入场时的身份核验、开始运动前后的引导、运动时的动作规范性提示全链路的AI分析和交互。通过分析运动场景下的复杂人体动作形态和幅度,对日常锻炼进行校正,对考试成绩进行合规计算,输出测试成绩,降低人工干预。体测设备通过CPE接入5G专网,然后通过校园网连接到北邮校园网内的人脸识别服务器,实现人脸识别,得到学生的基本信息。体测设备采集的学生仰卧起坐视频,通过本地图像识别机器计算仰卧起坐的次数,以及预警错误动作。

5G虚拟实验平台

为支持教学改革,实现跨越虚实空间的学习效果,北邮积极探索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测试”为一体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以“反相器集成电路设计、制作及测试实验”为例,实验实施过程如下。在学生端,首先登录虚拟实验平台,选取“反相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及测试实验”;接着设计反相器和加工工艺流程与工艺条件,按照流程进行实验操作,并调整设计和工艺条件,优化实验结果;最后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在教师端,登录虚拟实验平台,选取“反相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及测试实验”,根据教学内容,调整具体实验要求。组织讨论确定实验方案,然后分布指导实验,并检查实验结果批改报告,最后结束实验并退出。

虚拟交互实验不仅节约了高昂的集成电路元器件成本,而且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完成实验课程任务,并且可以反复实验,提高个人动手能力。

校内学生可以使用VR眼镜通过CPE接入5G专网完成虚拟交互实验。校外学生则可以将手机插入5G卡,可直接接入5G专网,通过校园网接入虚拟交互实验实训平台,完成远程实验。

5G智慧安防

当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行为异常、学业荒废等事件频发,为提前预防并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北邮基于5G专网开展学生行为数据抓取,通过数据抽取、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实时、动态掌握学生的在校轨迹和异常行为。对于状态和行为异常的学生,学校进行分级预警和提前干预,实现育人工作的超前化、主动化、精准化,有效防止各类突发事件,提升育人工作的力度和温度。

北邮人工智能学院科研团队联合业务部门一起,通过5G摄像头采集的校园视频,及时发现校园危险行为和异常事件,为校园安全的应急、保障、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智能分析功能包括学生徘徊检测,实现监控场景行人检测、跟踪及行为分析,通过检测徘徊事件和天台危险事件进行预警。根据监控场景中的人数统计,对人群密度进行估计,检测非法聚集事件,实现预警。

在WiFi没有覆盖或者信号弱的地方,高清摄像头通过5G物联网卡,接入5G专网,采集的视频数据通过5G专网传输到校园网,再经过视频网关传输到安防专网,最终汇集到安防平台。安防平台收集到的视频人脸数据,通过安防专网提交到人脸识别服务器,经过比对后,将人员信息通过安防专网返回给安防平台。

目前,我们已经迈入“十四五”建设的关键时期,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未来,北邮将通过5G+智慧教育的持续创新,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最终辅助智慧教育走向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新模式。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2024年4月刊

作者:朱晓瑛、乔秀全、胡燕、李永杰(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

上一条:案例分享丨高校F5G全光网部署路径

下一条: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2005-2020 天水师范学院-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中心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藉河南路

甘公网安备:62050202000257号 陇ICP备15003457号